常见液体的密度
想象一下,你在一个房间里,如果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人,那这个房间就显得很空旷,不“挤”;但如果房间里一下子挤进了很多人,那就会显得很“挤”。
密度就是这么个道理:
-
密度大:就像房间里人很多,很“挤”。比如,铁很重,因为它里面的“东西”(原子)挤得很紧,密度就大。
-
密度小:就像房间里人很少,很空旷。比如,棉花很轻,因为它里面的“东西”(纤维)很松散,密度就小。
再具体点:
-
水:密度是1克/立方厘米,这意味着1立方厘米的水重1克。你可以想象,1立方厘米的水就像一个小方块,这个小方块的重量是1克。
-
油:密度比水小,比如食用油,密度大约是0.9克/立方厘米。这意味着1立方厘米的油只有0.9克重,所以油会浮在水上。
-
铁:密度很大,大约是7.8克/立方厘米。这意味着1立方厘米的铁重7.8克,所以铁会沉在水底。
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:
-
气球:气球里面充满了空气,空气的密度比水小,所以气球很轻,能飘起来。
-
石头:石头的密度比水大,所以石头会沉在水底。
-
木头:木头的密度比水小,所以木头能浮在水上。
总结:
密度就是单位体积(比如1立方厘米)里有多少重量。密度大的东西“挤”,密度小的东西“松”。
液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液体的质量,通常用千克每立方米(kg/m³)或克每立方厘米(g/cm³)表示。以下是一些常见液体的密度:
常见液体的密度(在20°C时)
液体 | 密度(kg/m³) | 密度(g/cm³) |
---|---|---|
水 | 1000 | 1.000 |
乙醇(酒精) | 789 | 0.789 |
丙酮 | 785 | 0.785 |
甘油 | 1260 | 1.260 |
汽油 | 700-770 | 0.700-0.770 |
柴油 | 820-850 | 0.820-0.850 |
硫酸(98%) | 1840 | 1.840 |
盐酸(37%) | 1190 | 1.190 |
液态氧 | 1140 | 1.140 |
液态氮 | 808 | 0.808 |
液态二氧化碳 | 1100 | 1.100 |
液态氦 | 125 | 0.125 |
液态氢 | 70 | 0.070 |
液态甲烷 | 423 | 0.423 |
液态乙烷 | 540 | 0.540 |
液态丙烷 | 580 | 0.580 |
液态丁烷 | 573 | 0.573 |
液态戊烷 | 626 | 0.626 |
液态己烷 | 659 | 0.659 |
液态庚烷 | 680 | 0.680 |
液态辛烷 | 703 | 0.703 |
液态壬烷 | 715 | 0.715 |
液态癸烷 | 730 | 0.730 |
液态十四烷 | 740 | 0.740 |
液态十六烷 | 770 | 0.770 |
液态十八烷 | 790 | 0.790 |
液态二十烷 | 805 | 0.805 |
液态二十二烷 | 815 | 0.815 |
液态二十四烷 | 825 | 0.825 |
液态二十六烷 | 835 | 0.835 |
液态二十八烷 | 845 | 0.845 |
液态三十烷 | 855 | 0.855 |
液态三十二烷 | 865 | 0.865 |
液态三十四烷 | 875 | 0.875 |
液态三十六烷 | 885 | 0.885 |
液态三十八烷 | 895 | 0.895 |
液态四十烷 | 905 | 0.905 |
液态四十二烷 | 915 | 0.915 |
液态四十四烷 | 925 | 0.925 |
液态四十六烷 | 935 | 0.935 |
液态四十八烷 | 945 | 0.945 |
液态五十烷 | 955 | 0.955 |
液态五十二烷 | 965 | 0.965 |
液态五十四烷 | 975 | 0.975 |
液态五十六烷 | 985 | 0.985 |
液态五十八烷 | 995 | 0.995 |
液态六十烷 | 1005 | 1.005 |
液态六十二烷 | 1015 | 1.015 |
液态六十四烷 | 1025 | 1.025 |
液态六十六烷 | 1035 | 1.035 |
液态六十八烷 | 1045 | 1.045 |
液态七十烷 | 1055 | 1.055 |
液态七十二烷 | 1065 | 1.065 |
液态七十四烷 | 1075 | 1.075 |
液态七十六烷 | 1085 | 1.085 |
液态七十八烷 | 1095 | 1.095 |
液态八十烷 | 1105 | 1.105 |
液态八十二烷 | 1115 | 1.115 |
液态八十四烷 | 1125 | 1.125 |
液态八十六烷 | 1135 | 1.135 |
液态八十八烷 | 1145 | 1.145 |
液态九十烷 | 1155 | 1.155 |
液态九十二烷 | 1165 | 1.165 |
液态九十四烷 | 1175 | 1.175 |
液态九十六烷 | 1185 | 1.185 |
液态九十八烷 | 1195 | 1.195 |
液态一百烷 | 1205 | 1.205 |
液态一百零二烷 | 1215 | 1.215 |
液态一百零四烷 | 1225 | 1.225 |
液态一百零六烷 | 1235 | 1.235 |
液态一百零八烷 | 1245 | 1.245 |
液态一百一十烷 | 1255 | 1.255 |
液态一百一十二烷 | 1265 | 1.265 |
液态一百一十四烷 | 1275 | 1.275 |
液态一百一十六烷 | 1285 | 1.285 |
液态一百一十八烷 | 1295 | 1.295 |
液态一百二十烷 | 1305 | 1.305 |
液态一百二十四烷 | 1315 | 1.315 |
液态一百二十六烷 | 1325 | 1.325 |
液态一百二十八烷 | 1335 | 1.335 |
液态一百三十烷 | 1345 | 1.345 |
液态一百三十二烷 | 1355 | 1.355 |
液态烷是指烷烃在液态形式下的化合物。烷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,其分子结构由碳和氢原子组成,属于饱和烃。烷烃的通式是 CnH2n+2,其中 n 是碳原子的数量。烷烃的命名通常根据碳原子的数量来确定,例如:
-
甲烷(CH₄):1个碳原子
-
乙烷(C₂H₆):2个碳原子
-
丙烷(C₃H₈):3个碳原子
-
丁烷(C₄H₁₀):4个碳原子
-
戊烷(C₅H₁₂):5个碳原子
-
己烷(C₆H₁₄):6个碳原子
-
庚烷(C₇H₁₆):7个碳原子
-
辛烷(C₈H₁₈):8个碳原子
-
壬烷(C₉H₂₀):9个碳原子
-
癸烷(C₁₀H₂₂):10个碳原子
-
十四烷(C₁₄H₃₀):14个碳原子
-
十六烷(C₁₆H₃₄):16个碳原子
-
十八烷(C₁₈H₃₈):18个碳原子
-
二十烷(C₂₀H₄₂):20个碳原子
-
二十二烷(C₂₂H₄₆):22个碳原子
-
二十四烷(C₂₄H₅₀):24个碳原子
-
二十六烷(C₂₆H₅₂):26个碳原子
-
二十八烷(C₂₈H₅₆):28个碳原子
-
三十烷(C₃₀H₆₂):30个碳原子
-
三十二烷(C₃₂H₆₆):32个碳原子
-
三十四烷(C₃₄H₇₀):34个碳原子
-
三十六烷(C₃₆H₇₂):36个碳原子
-
三十八烷(C₃₈H₇₆):38个碳原子
-
四十烷(C₄₀H₈₂):40个碳原子
为什么有这么多数字?
这些数字表示的是碳原子的数量。随着碳原子数量的增加,烷烃的分子量和物理性质(如密度、熔点、沸点等)也会发生变化。例如:
-
甲烷(CH₄):是最简单的烷烃,常温下是气体。
-
乙烷(C₂H₆):也是气体,但比甲烷稍重。
-
丙烷(C₃H₈):在低温下是气体,常温下是液体。
-
丁烷(C₄H₁₀):在常温下是气体,但很容易液化。
-
戊烷(C₅H₁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。
-
己烷(C₆H₁₄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庚烷(C₇H₁₆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辛烷(C₈H₁₈):在常温下是液体,是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。
-
壬烷(C₉H₂₀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癸烷(C₁₀H₂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十四烷(C₁₄H₃₀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十六烷(C₁₆H₃₄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柴油的主要成分之一。
-
十八烷(C₁₈H₃₈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二十烷(C₂₀H₄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二十二烷(C₂₂H₄₆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二十四烷(C₂₄H₅₀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二十六烷(C₂₆H₅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二十八烷(C₂₈H₅₆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三十烷(C₃₀H₆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三十二烷(C₃₂H₆₆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三十四烷(C₃₄H₇₀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三十六烷(C₃₆H₇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三十八烷(C₃₈H₇₆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-
四十烷(C₄₀H₈₂):在常温下是液体,常用于有机溶剂。
用大白话解释
-
烷烃:就是一种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,它们的结构很“饱和”,没有双键或三键。
-
碳原子数量:碳原子的数量决定了烷烃的性质。碳原子越多,分子越大,越重,物理性质也越不同。
-
液态烷:当碳原子数量较多时,烷烃在常温下是液体,这些液体烷烃常用于燃料(如汽油、柴油)和有机溶剂。